這是 "上海的史前遺址及關聯博物館 " 的遊歷紀錄之三
 |
路線終點是閔行博物館,百度地圖比較細節真實, 這裡用 GOOGLE MAP 簡單示意相關位置,以及步行大概的距離。 |
事前計畫很好隨興變化也好
原先只計畫去閔行博物館
,傍晚有時間體力再去七寶老街走走。
出發前查路線資訊時無意中看到
,有人提到上海閔行區有座千年古寺「
七寶教寺」,位置就在新鎮路漕寶路新鎮路口 (地圖右前方淺綠圖塊「万佛塔」處 )。我往閔行博物館時在漕寶路新鎮路口下車,有點好奇便走進寺廟看看。
小雨中,拍了佛塔沒再往裡走,出園區沿著新鎮路往北,先看到寶龍美術館,買票進去看了特展。展館出來隔壁就是海派藝術館,再連接著閔行博物館。
這樣行程太多了,一天連看了三館皆是意猶未盡。
 |
七寶教寺 |
 |
新鎮路上也有七寶老街牌坊,照片最左邊黃色房子即是七寶教寺園區。 |
 |
這個才是正宗的七寶老街牌坊吧? |
 |
夜之七寶老街 |
 |
兩顆大湯圓吃了太飽,湯圓一直泡在熱水中吃起來有點黏糊,倒是棗泥內餡香而不甜膩。 |
上海寶龍美術館
 |
中國的大樓建築靠馬路前空地常用來做停車場,這在台北不會見到。 |
 |
美術館正門 |
 |
進了大廳,天花板上掛的,是不是美術館的吉祥物?
|
 |
大廳延伸向裡,做了斜坡樓梯,中間坐墊區可以休息也可以當作活動場地,這是在許多藝術人文空間常看到的設計。
|
 |
階梯向下可到地下層展廳,照片盡頭處是 CAFE。 |
 |
另外有個簡餐廳,可惜今天時間排太滿。 |
 |
看看菜單吧。 |
庄红艺在上海寶龍美術館的特展"萬花筒”,展出80餘件作品
這個特展需要購票,關於藝術家介紹,可以參考官網。
 |
中央大作品:「光」 |
 |
「光」的側照 |
 |
作品遠看近看側看大不同 |
 |
作品局部側照 |
美術館大廳撥放創作過程的紀錄片
 |
作品完成的樣子 |
上海海派藝術館
 |
海派藝術館大廳 |
 |
窗外走去即是閔行文化公園 |
 |
海派藝術館中庭景觀 |
 |
石虎最後十年布面紙本重彩畫展 |
 |
"十里玉見"拍的紀錄片非常好,藝術家談到自己的創作歷程與美學想法。 |
 |
在展廳之間的過道,建築設計師留下約 4-5 平米透光小空間,放上兩張長板凳,牆上掛著屏幕撥放藝術家訪談紀錄片。觀賞者可以在此略為歇腳停息,是海派藝術館專業巧意的設計。 |
 |
石虎的作品有很強的"人"的力量,時間不足沒能好好看有些在意。 |
閔行博物館
 |
海派藝術館走出來即看到閔行博物館 |
 |
參觀閔行博物館,主要是看馬橋文化。 |
 |
甚麼是冈 (ㄍㄤ) 身? 展板的說明非常清楚。 |
 |
陶符 ( 刻劃符號 ),是中國文字先驅,但最終仍在華北造出文字,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,找到的、留下的,仍只像是符號。 |
閔行博物館的重點之二:中國民族樂器展廳
 |
管理員說假日活動偶有樂器演奏,此需關注官方帳號。 |
 |
中國樂器最重要的是左邊這兩隻 賈湖骨笛,而我也多認識了右側的河姆渡骨哨, 兩組都標明為複製品。
|
或看看:
留言
張貼留言